首页
校园资讯
创意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库
校园专题
课外延伸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校园文化 > 校园文化建设库 > 正文

海南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采访纪行:椰风海韵竞扬帆

椰风海韵竞扬帆

——海南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采访纪行

海南省昌江县十月田镇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功能齐全的农村公办中心园,孩子们正在园内快乐地玩耍。本报记者 张学军 摄(资料图片)

近日,本报“改革创新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神州行”采访组深入海南各地学校采访。图为采访组在海口机电工程学校采访时,与该校部分师生合影。本报记者 张学军 摄

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

海南,中国的第二大宝岛。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由此,共和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诞生了!自古便因孤悬海外而被视为蛮荒之地、瘴孽之隅的海南,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由于建省晚、起点低,海南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全省800多万人口,其中贫困地区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就有100多万人。建省初期,不少农村学校、教学点的学生还在茅草棚上课。弹指一挥间,24年来,800多万琼州儿女,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教育的颂歌。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下了多个率先。

建省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确立了“科教兴琼”战略,将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发展教育与环境保护作为改善民生的第一工程。千百年封闭落后的海南岛,终于迎来了大开放、大发展的春天。

海南充分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在教育基础并不雄厚的土地上,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因地制宜在教育发展中大胆探索与创新,形成了富有海南特色、符合职教办学规律的“三段式”教育模式、集团化办学和“村官班”、“巾帼励志班”等办学形式,创造性地实施了“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等一系列独特的“海南经验”,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近日,本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神州行”采访组踏上海南这座美丽的宝岛。沐浴着椰风海韵,采访组一行深入海口、儋州、昌江、三亚等地,感受着教育改革为这座建设中的国际旅游岛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抓教育就是抓未来

2011年5月,海南省统计局统计监测中心利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开展了教育发展状况专项调查,随机抽访了1200位海南居民。调查表明,居民对当前海南教育发展状况的总体满意率为82.16%,比上年同期提升11.5个百分点。其中超过九成居民对政府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中职困难学生教育免补政策表示满意;超过八成居民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制止教育乱收费表示满意;超过七成的居民认为教育质量有提高。

这样的调查结果令海南教育人振奋不已。这个中国最年轻的省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尽管起步晚,但教育改革的脚步和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节拍,显示出青年特有的活力和不服输的劲头。尤其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海南教育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激情奔跑在改革发展之路上。

教育与环境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重要基石。基于这种认识,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明确提出把教育放在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位置上,优先发展教育。

对许多教育工作者来说,2010年7月是一段值得铭记的日子。说起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闭幕后海南发生的那些事,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记忆犹新。

会议刚结束,时任省长罗保铭和副省长林方略就在北京驻地酒店召集海南省的会议代表,研究如何贯彻会议精神的有关问题;返琼后,时任省委书记卫留成和时任省长罗保铭专门听取了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关于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意见的汇报,并迅速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全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工作。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推动海南省教育科学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实施科教兴琼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作用,2010年12月,海南省制定颁布了《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

胡光辉说:“实施意见对海南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定性描述,不仅绘制了发展的蓝图,而且给出了清晰而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径及实现目标所需的一系列保障措施,突出了抓贯彻、抓落实、抓实效的特点。”

为了确保实施意见符合实际,时任省委书记卫留成、时任省长罗保铭和副省长林方略连续主持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海南教育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围绕学前教育“入园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打好职教翻身仗”、普通高中教育学位扩展、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并提出对策。

2011年2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建省以来规格最高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时任省委书记卫留成在会上提出:“教育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教育投入再怎么增加也不多。”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颁布的实施意见,对海南未来10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明确提出,到2015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蓝图已绘就,行动正当时。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省政府办公厅立即就实施意见进行任务分工;全省各市县党委、政府相继召开本市(县)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与省政府分别签署了《加快海南教育事业发展,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承诺在有关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对海南给予倾斜;省教育厅编制了《海南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海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等6个专项配套规划;省政府2011年10月启动对市县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工作,把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列为重要指标。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海南省委召开了两次常委会议,省政府召开了三次政府常务会议,分别研究学前教育、教育扶贫移民、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省委、省政府如此频繁地召开最高决策层面的会议研究教育工作,这在海南教育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胡光辉告诉记者。

2011年9月,省长罗保铭出任海南省委书记。4年前,他担任代省长时第一次调研即选择了教育,4年后,作为新任省委书记,他首次调研的仍是教育。他指出,教育是海南科学发展的根本基础、根本大计,省委、省政府将保持发展思路不变,投资力度不减,继续全力提高教育水平,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省长蒋定之上任伊始,就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理顺桂林洋高校区管理体制和提高高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等教育问题,并强调“抓教育就是抓发展,就是抓进步,就是抓海南的未来”。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优先抓好教育的坚强决心,成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的表率。2011年底,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实施意见》,在“十一五”期间教育经费总投入年均增长26.92%的基础上,2011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75.98亿元,实现了连续6年大幅增长。

■图说亮点

未来在创新中孕育

来自儋州农村的17岁女孩高学琳,本打算初中一毕业就外出打工。这种算不上选择的选择几乎是几年前海南农村女孩的宿命。当海南经济技术学校的老师去当地招生时,这个有着明亮眼睛和黝黑皮肤的女孩才知道自己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目前,高学琳就读这所学校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她兴奋地告诉记者,入校两年多,不仅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还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自己现在海口一家酒店顶岗实习,除包吃包住外,每月还有1800元的收入,在自食其力的同时,还可补贴家用。

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也由于贫困的家庭经济条件,在海南农村,约有60%左右的贫困家庭无力也不愿家中女孩初中毕业后再继续送她们读书。海南经济技术学校校长张毅生带领校领导班子成员经过深入调研后认识到,一个好母亲会兴旺一个家庭,提高农村女孩素质就是为贫困家庭培养优秀母亲。

基于此,2009年秋季,海南经济技术学校在中共海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妇联、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让这些来自农村的贫困女孩免费读中专,学技术、立志向、强本领,依靠所学知识和技能脱贫致富。如今,该班首届550名女生,经过3年学习已于今年7月毕业,就业率高达98%。此外,还有2100名正在该校就读。这些来自海南各地贫困家庭的女孩像高学琳一样,命运得到了改写。

扶贫要打“职教牌”,要让贫困地区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个孩子免费上职校。2007年,时任海南省省长的罗保铭在调研职业教育时,明确提出了“重点支持、重点倾斜、重点发展”的“职教重点论”,并成为海南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

主管职业教育的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潘惠丽说,每次来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都能看到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加大投入后校园硬件条件的改善,更体现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不断创新的办学模式。

校长陈克文不无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学校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创造性地探索出“校企无缝对接”的职业教育新模式。陈克文认为,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的最佳出路,应该把职校办成企业竞争的平台。

近两年,该校与北京嘉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组成“嘉华汽车班”,与海南威隆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合办“威隆造船班”,与日本丰田公司创建“丰田汽车班”。“嘉华汽车班”、“威隆造船班”已成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典型案例。在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中,该校学生莫豪锐和薛尚超分别捧回了汽车空调维修、汽车维修基本技能项目比赛一等奖。据了解,这些特色班自创办以来,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

第一年在市县职教中心或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第二年到省里的龙头学校培养技能,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并由此走上就业岗位。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称这种“三段式”的办学模式是被“逼”出来的。不为现有条件所限,顺势而为,整合省、市、县各级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从知识向技能转变,从农村向城市转变,从学习向就业转变。这种创新使海南省的职业教育在近两年异军突起。

大拇指西餐厅、美容美发室、e点便利店、校园网吧……这些景象并非出现在某条商业街上,而是在海口旅游职业学校的教学楼内。校长赵金玲告诉记者,这是学校从2011年开始探索“校店合一”教学模式后结出的硕果。带班教师担任店长,服务人员全部由学生担任。西餐厅和美容美发室的服务对象为教师,便利店和网吧对全体师生开放。赵金玲说:“产业文化进教育,行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1998年就与海南省9个市县联合办学,为贫困市县培养了近3700名毕业生;2007年,牵头组建了由22家企业、4个行业协会、20所相关职业学校组成的海南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为社会各行业输送了1.6万多名毕业生……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改革创新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面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机遇,该校新增了游艇服务专业;2010年成为海南省第一所引进国外行业标准资格认定课程的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获批成为全省唯一设立留学生培训基地的中等职业学校。

行走在海南的各级各类学校,采访组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新意,就如海南随处可见的充满生机的绿。

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的办公室连着一个绿茵茵的露台,从这里放眼望去,是海甸校区以及远处的海。这所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2007年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和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海南大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建设两大契机,突出“热带、海洋、旅游、特区”四大特色方向,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

每到第一学期临近结束的时候,学生们就会充满期待,因为,那意味着一段更多彩、更有意义的时光。从2008年起,海南大学将寒假前的两周变为小学期,聘请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专家教授来海南为学生“补充营养”。至今,学生已聆听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及美国、英国等30多所国内外著名学府、科研机构的50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授课。海南大学紧扣国际旅游岛建设需求,不仅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而且围绕海南发展需求组建特殊科技创新团队,针对海南发展战略开展研究,为高层次人才创造干事业的良好环境。

由专科学校上升为本科综合院校,由单科的师范类院校发展为综合性本科院校,从五指山搬迁到三亚……说起学校近年的跨越式发展,琼州学院党委书记韦勇颇为感慨。近两年来,海南省实施了“高校办学条件保障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项目,琼州学院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只是海南以质量为中心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一个缩影。

是什么使这片教育基础并不雄厚的土地孕育出创新的种子并蓬勃生长?随着采访的深入,答案愈见清晰:紧抓特色,因地制宜,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以坚实保障促教育发展

昌江黎族自治县将最偏远落后的王下乡王下中学初中部271名学生整体“移民”至县城民族中学就读,政府买单,对学生实行包吃包住。这一深受百姓欢迎的做法被定义为“教育扶贫移民工程”,2008年开始在海南全省推广,成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地处海口市城郊,学生家长多为进城务工人员,生源基础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转化学习困难生成为这所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该校教师王先云提出“小先生帮扶、兵教兵、给任务压担子、网络联动”等学习困难生转化策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转化学习困难生的机制。

记者采访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时,学生们正在板房前嬉戏。两年前,学校启动了校安工程建设,师生们搬进板房上课、办公,但他们不因条件简陋就停止教研,而是在校安工程期间苦练内功。在全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推进会上,海口二十七小作为小学的唯一代表,同与会学校分享了本校课程改革的经验。同时,作为“全国德育先进学校”,该校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对区内薄弱学校进行“扶、帮、带”的重任。校长李楚英告诉记者:“将先进的教学经验传授给薄弱学校教师,带动整个区域内薄弱学校共同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据胡光辉介绍,包括“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建设工程”、“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在内的八大教育工程,是海南省委、省政府为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其中,多项工程被纳入《海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民生项目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十二五”期间,海南各项教育工程计划总投入将达139.3亿元。

与此同时,为突破现有瓶颈,实现重大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及探索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等6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民办幼儿园政策扶持与规范管理研究、依法规范中小学课程实施、有效教学实验推广和中高职教育发展立交桥构建等4个省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目前已在海南全面启动实施,并进入试点实验阶段。

2012年,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14%以上;各级教育的经费标准在逐年提高;寄宿生生活补助逐步提高;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的生均拨款水平,2012年达到1.2万元,同时,适当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生均拨款水平……有保障才能促发展,海南省坚持拓宽来源渠道、以财政优先投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师资水平。海南省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师补充新机制;加大力度推进全省学前教育机构编制的测算、核定和师资配备工作;改善提高教师待遇,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基础上,从2010年开始,实施范围扩大到全省普通高中、中职、幼儿园等非义务教育学校和研训、电教机构。

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海南省着力健全完善各级各类学生的资助体系: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出台实施《海南省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施方案》;扩大中职免费范围;加大助学贷款力度,多形式开展高校学生资助。2011年,全省共拨付9.84亿元用于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资助大中专学校及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全省中职学生免学费的范围扩大到全部农村户籍学生、城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

如今,教育改革的成果已成为海南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椰风树影,海蓝沙白,阳光灿烂……没到过海南的人,对海南的想象更多带有浪漫唯美的色彩。只有当你真正走进海南,感受那种变革的力量、创造的力量,才能看到一个真实而妖娆的海南。

□相关链接

海南教育概况

截至2011年,全省共有幼儿园1020所,在园幼儿20.94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3.7%;小学2210所(不含教学点),在校生76.6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53%;初中406所,在校生39.23万人,毛入学率99.13%;普通高中102所,在校生16.85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96所,在校生近17.15万人;高校18所,在校生18.0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5.8%。

改革创新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神州行·海南篇①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中国教育报 主办 英语周报 协办)

分享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14-05-27  6406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