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减负 (经验篇之一)
加减得宜,把时间还给学生
——山东省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纪实
近日,山东省枣庄市张山子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在上泥塑课。该校开展素质教育,把剪纸、泥塑、布艺等地方传统技艺纳入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高启民 摄
以前,学校“5加2”、“白加黑”,一个月休息一天,春节刚过初五就上课;现在,过了正月十五才开学,寒暑假里不加班,双休日也能正常休息。“我们作了个统计,现在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比2008年减少了54%!”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说。
在山东,潍坊现象并非个案。近年来,山东省教育厅一直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探索实践,在“把时间还给学生”的同时,也把能力还给了学生,把快乐还给了学生,有力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教育要当“守法户”
——推倒超时上课、海量作业、反复考试“三座大山”
登录山东省教育厅网站,首页中“违规办学行为曝光台”的标志赫然在目。点击进入后,近期各地教育局接到投诉并查处的违规办学行为一一在列。
今年2月,潍坊市教育督导巡视团王英华等3位督学收到省教育厅网站“曝光台”的举报信息,有市民反映高密市某中学周六和周日安排教师给学生上课,考试后还给学生排名次。督导巡视团到校查看,发现有一个班的教师在周六上辅导课,立刻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半个月后,督导团又对该校进行复查,没有再发现违规问题。
“要从根子上治好违规办学这个‘顽疾’,就必须‘下猛药’。”张国华说,教育局每年在媒体上发布广告,告诉市民一旦发现违规办学行为,可以打举报电话投诉,确保5天内查处。“这几年下来,每年平均要查处两三千件。”
严查违规办学,潍坊有两大“杀手锏”:一是组建教育督导巡视团,“有报必查,查实必纠”,及时查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等行为;二是成立教育惠民服务中心,集咨询、投诉、社会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面向社会提供“一站式”个性化服务,促使教育部门和学校直面矛盾,解决问题。
不仅潍坊一地,在山东,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均设立了违规办学举报电话、信箱,对投诉信息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和反馈,并接受社会监督。山东还专门出台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就招生、考试、复读、节假日补课等内容进行规范,以防出现“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情况。
“教育要当‘守法户’,规范办学行为就是依法治教。”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介绍说,2007年以来,省教育厅督查违规办学情况,共检查学校1万多次,60余所违规学校、1个县级政府被曝光和查处,50多名中小学校长、4名县教育局长受到行政处分。
课程做好“加减法”
——减掉有限的压力和负担,收获无限的能力与创意
一个高中生能拥有4项专利?一个班能人人有专利?在济南章丘市第四中学,这样的“奇事”不算罕见。
“上生物课时,老师常给我们展示标本,可坐在边上和后面的同学往往看不见。当时我突发奇想,就发明了这个全方位标本观察箱。”高二学生官正两年来已拿到4项国家专利,“我都是利用每周两课时的创新课和一些课余时间搞小发明,不仅不耽误学习,还开拓了思维,激发了学习的动力。”
“跳出课本、跳出教师、跳出课堂”,章丘四中这“三跳”,带来的是学生每年2万至3万个精彩创意、600至800项国家专利。“普通高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需要抢救!”该校校长刘金水说。
虽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但每个学生的一天都是24小时。在一些孩子被压在书山题海中苦苦挣扎时,章丘的学生之所以能学得如此轻松多彩,还来自于山东在课程改革中所作的“加减法”。
“君子爱‘才’,取之有道。”这是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常说的一句话。他认为,在规范办学前提下,高考升学率越高越好。而在课改过程中,这个“道”就是一方面做“减法”,减轻学生围绕应试教育所加重的文化课负担,包括上课、作业、考试等;另一方面做“加法”,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开齐过去不开或不重视的选修课、实践课等。
为此,山东专门出台文件,调整全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内容,在降低教学难度上下足工夫,一举减少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9个学科10%左右的教学内容,将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人生指导等4个模块作为必修课列入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为学生创造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家长不再“壁上观”
——走进学校深入课堂,民主监督协力让教育回归本真
走上济南市新苑小学办公楼二层,一块醒目的牌子跃入眼帘:家委会办公室。
“别小看这块牌子,它让家长代表可以常驻学校,随时走进课堂听课;还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不再做教育的‘门外汉’。”“心愿家园”家委会会长李正友说。
2009年,山东省教育厅下发《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家校关系为之一变。“学校改变了原来故步自封的办学状态,实现了由传统的封闭式管理,向‘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转变。”济南市新苑小学校长周慧说。
家长不仅参与课程的设计与规划,还监督课程的执行与检查,确保学校的办学行为规范有序。学生家长赵长利说:“以前总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现在我们家长也逐渐认可先让孩子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未来的发展才可持续。”
当很多家长争相为孩子报特长班时,这里的家长亲自上阵,在“爸爸妈妈大课堂”上带孩子认识牙齿、了解税法;当一些家长为形形色色的课外辅导疲于奔命时,这里的家长利用职业所长,带领孩子参观汽车博物馆、和植物亲密接触……
“规范办学不是教育一家的事,减负也不是学校的个体行为,如果没有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把素质教育进行到底只能沦为空谈。”济南学生家长王树山深有体会地说。
在“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由小学逐渐前移至幼教、早教,甚至胎教时,齐涛独树一帜地提出:“我们山东不提倡‘起跑线’一说!”他认为,有比赛才有起跑线,而教育不是竞技体育,“既然不是竞技性、选拔性的,起跑线从何而来?”
山东省对学生课业负担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节假日放假、假期补课等方面按政策执行比例均已达到70%以上,“按规定放假”和“有偿补习”情况符合规定的达到90%以上,学生身体发育、机能状况、健康指标趋向好转;教师队伍精神面貌改善,职业幸福感增强。与此同时,群众对教育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也逐步提高,在省直19个公共服务类部门的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中,2008年以来省教育厅的总满意率一直保持前三名。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这正成为山东教育人的共识。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