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信息化规划》),这是我国近年来首次发布政府规划文件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方向、任务和措施。该文件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教育信息化内容的描述进行了具体细化和落实,对我国今后10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涉及多方面内容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定《十年规划》需要实施顶层设计,统筹考虑信息化过程中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整体层面上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需从宏观战略的高度进行科学规划,区分各项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基本指标,并注重各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
本文介绍了《教育信息化规划》的框架设计思路,阐述了对规划内容框架和目标定位的设计原则,阐述了对规划任务指标、行动路线和实施策略的综合考虑。
“十一五”期间,国家先后发布了涉及科技、教育、人才等多个领域的一系列发展战略规划文件,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为使我国到2020年跻身世界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行列确定了行动纲领和发展步骤。其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一份重要的教育事业发展指导性文件,它对我国今后十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思路、方案和措施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堪称今后十年教育事业各项工作的指南。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份文件的名称中突出提到了“改革”二字,显示出国家对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方式变革和创新的紧迫要求和深切期盼。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日益扩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将教育信息化列为单独一章(第十九章)予以专门阐述,还在第二十一章(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亟待实施的十大工程之一。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已被视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随着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校校通、农远工程、教师网联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部署和实施,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教育信息网络;二是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初具规模,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的数字资源开发和共享资源库建设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三是应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开始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四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招生录取、就业认证、学籍管理等电子政务、电子校务系统都有了较大发展。
虽然已取得很大成绩,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实际需求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依然有明显差距:
首先,与我国教育发展实际需求相比,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依然相对滞后。在各级各类教育需求方面,我国中小学尚未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校园网普及率尚不足30%,基础教育资源共享水平低下,资源数量、质量均有欠缺;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严重滞后,信息化实践教学水平不高;高等教育信息化亟待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亟待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还只初步解决了有无问题,尚未实现全面数据互通,“信息孤岛”现象依然普遍,“机构重组”和“流程再造”还无从谈起。
其次,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差距也很大。美国于2010年颁布了题为《变革美国教育:技术助力学习》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2010),强调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推动美国教育的整体变革,实现教育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日本文部省于2010年10月发布了《教育信息化指南》,从信息技术教育、体制机制建设等9个方面描述了今后日本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点,推动日本教育信息化向全面纵深发展。韩国于2011年公布了电子课本推广计划,决定到2015年全面淘汰纸质课本,普及电子课本,应用多媒体教育资源云平台为中小学生提供学习服务。
面对上述问题和形势,必须清醒认识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准确把握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和核心问题,立足全局,积极应对,做好《教育信息化规划》的顶层设计,力争在有限时间、有限投入的前提下,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较优的整体效果。
《教育信息化规划》的目标定位是多方因素综合考虑和权衡的结果。
首先,《教育信息化规划》是一个特定前提下的有限目标规划,是对《教育规划纲要》中教育信息化内容的具体落实。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支撑,但教育信息化并不能解决教育发展面临的所有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教育信息化只能起到辅助、支持的作用。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投入的增长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今后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虽然会有显著增长,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会有很大差距,这一差距将是长期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改观。因此,规划的目标定位必须立足现实条件,制定有限目标,不能包打天下。
其次,《教育信息化规划》既要着眼于解决各类教育对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也要着眼于解决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要素问题。教育信息化要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首先必须解决自身发展的一系列关键要素问题,如基础设施、标准规范、人才团队、体制机制等,这些问题在《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都有重点提及。因此,规划的目标定位必须综合考虑上述两方面的问题,既不能不顾各类教育实际需求闭门造车,也不能不顾基础条件而好高骛远,既要面向教育的需求,用教育的“语言”来说话,也要立足现有条件,用技术的“骨架”作为支撑。
再次,规划的目标定位必须与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重要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教育规划纲要》确立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发展目标;面对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广泛渗透的信息技术,以及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对教育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必须充分前瞻和梳理未来十年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趋势,研究提出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体现“信息技术对教育革命性影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因此,规划的目标定位必须适当超前,充分考虑满足未来十年我国教育发展需求。
最后,规划的目标定位必须着眼于国际发展环境。美国NETP2010计划也制定了宏伟的发展目标,强调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行教育体系的全面变革,将“变革美国教育:技术助力学习”作为主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划分为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阶段,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全面进入融合、创新阶段,而我们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差距比较显著。因此,规划的目标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国际发展环境,必须立足于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力争用十年时间达到全面融合,部分创新,整体上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综合考虑上述各项因素,规划的目标定位最终确定为:“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规划的整体内容设计突出考虑了三方面问题:
首先,既要体现规划的指导性,也要体现操作性。作为一份国家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发展战略规划性文件,规划内容必须站得高、看得远,必须足够宏观。但是,要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还需要有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指标、工程,使规划具有实际操作性。因此,规划的内容必须定位于兼顾指导性和操作性两方面的内容。指导性的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发展目标、发展任务等,主要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体现了作为一份国家级的教育信息化领域十年发展规划在宏观层面上的前瞻性和指导性。操作性的内容则包括行动计划、保障措施等内容,主要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体现了为达成发展目标和任务而需要实施的一系列具体建设内容。因此,规划在内容安排上,按照“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划”、“保障措施”四个主要部分来进行设计,其视角逐步由总体到局部,内容逐渐由抽象到具体,体现了规划兼顾指导性和操作性的特点。
其次,必须充分考虑和体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统筹和分类指导思想。在以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相关工程建设项目种类较多,主题各不相同,相互之间协调十分不够。为解决这一问题,此次规划编制过程中明确了统一实施“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的思路,将所有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统筹到该项行动计划的框架内来考虑,分别按五大行动计划“优质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同时,在设计各项行动计划内容时,充分考虑了各地不同情况和各类教育的差异,不划定统一的发展指标,而是采用采用分类指导的思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建设目标、试点范围。在设计各项发展任务目标时,采用了以指标维度而不是具体指标数据的方式来确定各项任务指标。
最后,必须充分考虑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问题。以往教育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资源轻应用,重建设轻维护,体制机制缺乏、标准化程度低、人员短缺、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教育信息化建网铺路的初期阶段,这一问题尚不十分明显,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硬软件基础能力建设。因此,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问题,并将其重要性摆在基础能力建设之前,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充分重视。
《教育信息化规划》的主要着力点就是突出强调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信息化的过程就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过程,二者融入程度越深,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就越高,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就越显著。因此,不应简单将教育信息化看成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浅层次应用,信息化的重点在“化”,而不是信息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在起步阶段,一般以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应用水平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第二、第三阶段以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逐步凸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紧密融合成为发展主题,这是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初步应用整合阶段,为确保到2020年全面进入融合创新阶段,必须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予以充分重视和强调,因此,《教育信息化规划》将此作为规划编制的核心理念予以专门强调。
为突出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教育信息化规划》没有延续买设备、架网络这样的传统的技术导向的建设方式,没有以生机比、师机比这样的生硬指标作为衡量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标志,而是强调观念、意识的转变,强调注重实际应用效果。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大标志,就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建网络、配电脑、买软件等各类建设都是围绕应用服务的,其最终目标还是要提升应用水平,否则设备再先进也没有意义。因此,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强调了应用驱动、需求导向,强调以大规模的试点、示范为主要手段,实现以点带面、分类指导,逐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另一方面,为给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教育信息化规划》着力强调了机制创新问题,力图改变政府单方面投入为主的现状,积极鼓励各方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形成良性发展机制。教育信息化是公益性的事业,政府必须在其中承担主导作用,这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情况。但是,政府毕竟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尤其是企业的力量。在以往的建设中,大部分的投入都由政府来承担,社会力量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导致总体投入不足,有限的投入也很难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机制创新,力求改变政府单方面投入为主的状况,积极鼓励企业力量投入,通过适当的机制和政策引导,形成企业搭平台,政府和学校买服务的有效运行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良性发展格局。
总体上看,《十年规划》的顶层设计立足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现实需求与长远任务,判明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确定了其宏观发展目标,描绘了其保障机制和支撑体系,有利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推动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