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资讯
创意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库
校园专题
课外延伸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校园文化 > 创意校园 > 正文

校园文化,重在引导价值追求

                                                                 马德秀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人生与社会,理想追求……在大学,校园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影响着其中每个人。校园文化,是高校底蕴的历久弥香,是时代潮流的跳动脉搏,是师生心灵的自然流露,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高校应该建设怎样的校园文化?如何建设校园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娓娓道来。

1.

大学,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

记者:您如何看待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马德秀: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21世纪,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学”,是每所大学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突破发展瓶颈、履行大学历史使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我国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战略问题。大学文化建设,不仅是这一战略问题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独特的视角,为大学发展创造出更广深的空间,有利于形成大学品牌,提升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的综合实力。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大学理应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我们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在跨越3个世纪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包括校训、核心精神品格、办学理念、教学传统等的大学文化,历史韵味厚重。如今,在我校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性奋斗目标后,如何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相适应的大学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成为牵动全校的重要课题。为此,学校始终坚持将文化提升作为发展主战略之一,总结百年交大积淀的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凝练先进文化,提升交大人应有的精神风貌,确立共同的价值追求。

2.

校园文化,重在核心价值导向

记者:您觉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在哪里?

马德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对核心价值的导向。校园的文化传承创新主要体现在育人活动中,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核心价值引导上。今天,我们拥有更好的条件去实现更大跨越,但同时也受到开放环境下多元价值的冲击。大学能不能发挥好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牢固坚守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决定年轻一代社会精英群体的人生价值走向,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对新时代、新思想的引领。从历史上看,大学与各时期的思想文化、科学文化发展紧密结合、相互呼应。可以说,大学对思想文化的传承创新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是引领社会思潮和文明进程的强劲动力。

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加强学术文化建设,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鼓励尊重前人成果、欣赏同行工作的学术氛围,倡导诚信合作,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对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大学作为一个求真求善的学术共同体,能够将不同文化置于同一平台,尊重差异、展示个性,增进了解、实现沟通,促进融合、共同发展。在当今世界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大学以独特方式主动承担国际文化交流的任务与职能,致力于保存、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异质文化的相互认同,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

3.

文化创新,激发思维情怀

记者:上海交大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有哪些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马德秀:文化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这个设计不是“墙上挂挂”,而是要落到实处。在全国高校中,我校率先制定《大学文化规划及行动方案》,特别强调可操作性,明确提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大学的理想和追求、弘扬交大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引领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力求充分发挥文化的凝聚、引领和辐射作用,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注入强大动力。

我校加强原创作品的培育,鼓励文化创新,将“欣赏什么”与“创造什么”有机结合,每年培育师生原创性演出近10场,吸引观众年逾4万。例如,相声协会的原创相声剧《交大这些事》、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的原创音乐话剧《传承》、原创电影《我的太阳》、校园歌手大赛、新年音乐会……各类学生原创文艺作品的诞生,启迪激发了大学生的理性创造思维和人文情怀。

为挖掘悠久的校园文化,我校编辑出版了八卷版的上海交通大学校史。为做到校园内“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每一处景观都令人神往”,学校将徐汇老校区的历史感与闵行新校区的现代感融合。从清代请示办学奏折的照壁,到“南洋公学”办学之初的石碑;从印刻“思源·致远”精神的棂星门,到校园内饶有意味的石头小品……交大百十六载的文化底蕴静静流露,多元的学院文化也各放异彩。

我校高度重视学术文化的建设,近年来,积极推进交叉集成战略,整合不同学科的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构建形成了集成式、矩阵式、多样化的新兴学术组织。一是问题导向的前沿性、基础性、跨学科研究院;二是以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平台;三是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特区学院;四是学院内部多样化的学术创新组织。

记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上海交大有哪些创新?

马德秀:搭建载体新颖、形式多样、内容互动的新媒体宣传平台,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着力依托的重点项目。早在1999年,我校就在全国高校率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理念。近年来,我校承建了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上海大学生在线等,研发了多套网络舆情发现及追踪系统。去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成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高校建立的首个互联网舆情研究基地,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我校还把博物馆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校史博物馆成为“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和“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钱学森图书馆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程及美术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赵朱木兰纪念馆、盛毓度纪念馆等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吸引了广大师生和校内外人士,成为传承和弘扬交大优秀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人民日报)


 

分享到:
来源:腾讯  2014-06-17  6062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