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资讯
创意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库
校园专题
课外延伸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校园文化 > 校园文化建设库 > 正文

着力打造校园文化 全面推动素质教育

中市平昌县鹿鸣小学创办于1951年,系九年一贯制学校,居省道S201线上,距县城45公里,辖1所中心校,5所村校,有教学班45个,现有在校学生2200多人;共有教职工85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31人;本科学历15人,专科学历50人,学士学位4人,市县骨干教师18名。学校主要从事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建校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全县同类中名列前茅,教学管理逐渐趋于现代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教师以“爱生、乐教、善导、创新”为教学宗旨,学生以“善学、勤奋、探究、创新”为学习目标。学校地处川陕革命老区张爱萍、刘伯坚、徐向前等革命家的诞生地达州、巴中两市交界处,校园依山傍水,风景幽雅。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的先烈精髓,自然使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在此种浓厚的氛围里,鹿鸣小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近年来,学校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中以打造校园文化建设为特色,在这种校园文化的推动下,该校已发展成为平昌县的一所窗口学校。

利用办学特色优势,健全民主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

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通过它可以把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科学的管理机构、务实的管理阶层,严谨规范、实用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保证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1、领导重视,上下齐心。党支部书记、校长程文艺认为:校园文化是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的成功建设,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学校成立了以校长程文艺为组长,副校长孙麟、蔡明宗为副组长,教导处、工会、团总支、少先队、艺体教研组、总务处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聘请成都墨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来校进行了校园文化专业设计,并制定出《平昌县鹿鸣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列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上下一心、认识统一的创建氛围。

2、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其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文化来内化。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先后制定了各种制度,完成了明确职责、表彰先进、改进教学、任用贤能等方面的《平昌县鹿鸣小学规章制度汇编》。学校每个教职工人手一册,要求平时加强学习,以形成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营造正义向上的优良校风。

3、结合实际,完善制度。学校顺应历史潮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内抓改革,外创条件,勇敢迎接挑战,不断谋求发展。通过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管理中遵循“五人”原则(即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服务人),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成功地摸索出“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为主、四个到位”(即以素质为中心;坚持教与学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做到师资建设到位,常规督导到位,科研促教到位,课外活动到位)这具有鹿鸣小学鲜明特色的教育教学思想。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打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校大胆实行办学体制创新,建成了平昌县最规范的校区,主校区为教学区,整个校区的规划设计科学大方,校园环境优雅美丽。新建校区项目资金208万元,规划了生活区、运动区,主要修建学生宿舍、学生食堂;争取了初中厕所工程42万修建现代一体化厕所,可满足中心校1000余师生使用;争取校安工程C级危房维修改造项目资金70余万元对教师宿舍楼维修改造;同时投资40余万元对校园后坡进行了绿化、美化,对校门进行了改建;2010年投资近8万元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和监控系统;投资3万余元打造了教师办公室,配置了先进的办公设备。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均按国家级示范性初中要求配备,校园环境建设重视运用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交织渗透,融科学性、教育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努力创设充满生机的育人环境,寓教育于环境中,润物无声。

1、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优美的环境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学校注重对整体文化氛围的建设。首先,学校建筑的命名浓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办公楼名为:承启楼;四幢教学楼分别命名为:励志楼、培德楼、树人楼,行知楼。其次,楼廊布置了名人画像、人文警示语,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书画作品,让同学们自己装扮美化自己的校园;教室内张贴国旗,名人名言,奖状;每班还根据自己的特点确立一个主题,办一幅优质的黑板报或学习园地,环境文化布置各具特色;更值得一提的是每个班还设置了一块“班级名片”,装入优秀、先进、进步向上的学生名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才华,凝聚班集体的团结力。此外,学校还在校园内建设了文化长廊,办好学校墙报、宣传橱窗等,并做到每月一期,落实专题,责任到人。

2、绿色生态化的校园环境。学校注重绿化美化环境,校园绿化率达73%。生命化的教育蕴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美的创造。学校以“绿”扣响学生心扉,涵养学生生命环保意识。开展以“校园是我家,人人美化她”的环保主题活动,花园草地摆设温馨提示牌“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花如茵”“守护一片绿肥、增添一份美”“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等,提示牌内容由学生自己编写,让师生共同身体力行体验创造美的愉悦;重视挖掘各学科环保教育因素,开发环保教育资源,使课堂呈现人文和生命的环保景观。长抓不懈的环保教育配以绿树环抱、清新幽雅的校园使学校成为“绿色学校”。

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构建和谐进取的校园精神文化

以人为本,良好硬件设施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教师、学生是人的因素,人与物及创建师生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因此,在精心构建校园物质文化的同时,学校更加重视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  1、打造独显个性的学校标识。学校标识是校园内在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它不仅突出了学校的整体形象,也显现出学校所具有的深厚内涵。学校在教育上,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和服务育人,创建了“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三级管理的体系;教学上,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形成了“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校风,“思想求新、工作求严、治学求真、教学求精”的教风和“勤奋、严谨、博采、多思”的学风。此外,还有一种能充分体现鹿鸣小学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教育形象的标识就是鹿鸣小学的《校园之声》,此红领巾广播站利用优质的校园广播系统从课程改革、艺术教育和学生视角等不同角度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办学水平,既为学校师生开辟出学习、研讨、交流的园地,又展示学校课改成果,成为全县教育系统有特色的宣传媒体。

2、营造敬业奉献的师德师风。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设计师的导向作用和为人师表的楷模作用。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师德教育,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各种有助提高师德修养的教育文章和参加各种学教活动,强化教师要主动用校园文化行为来约束自己、塑造自己,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美的教师形象影响教育学生,自觉把校园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的校园生活轻松愉快,实现了校园文化建设人文化的最高境界。

3、组建多姿多彩的师生社团。师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师生参与的程度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学校非常重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每一位师生拥有一样最感兴趣的爱好特长: 一是学校在工会的组织下成立了篮球、羽毛球俱乐部,二是在教导处处、团队、艺体组的组织下成立了英语、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成立了美术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器乐队、舞蹈队、合唱团等全校性的兴趣小组,学生参与活动的普及率达75%,学校配备专门指导教师,统筹安排时间和场地,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活动。除此之外,学校还组建了“学生书法兴趣小组”等其他社团,学校都给予扶持,并指定教师指导。这些师生社团的成立与兴趣起逐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学校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第一,坚持开好每天一晨会、每周一班会、每月一专题教育会和每学期一次重点校会;第二,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环境综合治理实践活动、“文明六在”为主题的养成教育、“感恩•奋进”大家唱爱心教育、“唱红歌”革命传统教育、“五四”青年节和纪念“一•二九”运动会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培养等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第三,把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实践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的延伸部分;第四,定期举办科技作品展示、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和美术作品展等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五,把文化长廊、墙报、橱窗等作为校园文化的推广阵地。各类活动做到班班行动,人人参与,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了活动中锻炼人、活动中塑造人的活动目标。

近年来,由于学校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认识到位,措施落实,尤其能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内容。时至今日,学校已初步形成具有鹿鸣小学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那就是“开拓进取、求实创新、报效祖国”。“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鹿鸣小学的意愿,更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学校将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人文景观,争取把鹿鸣小学创办成一所真正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让学生成才的巴中示范窗口学校。

分享到:
来源:中国网西部高地  2014-06-08  6685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