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资讯
创意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库
校园专题
课外延伸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校园文化 > 创意校园 > 正文

程方平:家庭教育不能只迷信西方

我现在在人民大学当一名教授,也做过心理学校的校长,我对家庭教育是比较关注的。我认为家庭教育其实是一个系统的、终身的工程,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总是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一个纵向的关系,也就是学前是由家庭来关注的,上学以后交给学校,走到社会在社会中锻炼。其实中外历史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我们所做的教育,其实是在实现我们的理想。而这个理想的实现,不仅要看我们的说教,我们自己的梦想,我们自己的喜好,更要关注孩子本身的成长,关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学前阶段的教育,甚至到大学毕业以后,家庭教育的影响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这个概念本身容易给社会一个感觉,就是由成人来对孩子进行灌输、进行影响,倒不如把教育这个概念让它更加淡化。前面几位专家都特别提到了跟孩子一起成长,美国的电视剧《成长的烦恼》,对我们来说十分有借鉴意义,小孩子、大孩子的发展问题,都跟家长的成长联系在一起。家庭教育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多,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第一,我还是要解释刚才主持人第一轮要求我们用2到4个字的概括,我提了沟通缺失。为什么用这样一个概念来说,因为我们发现在孩子的成长当中,特别是在中国的社会教育环境当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社会环境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孩子跟现代传媒的沟通,都是不充分的,甚至是畸形的。孩子在最初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因为我们发现家长有时会误读孩子。还有一个方面容易被我们忽略,由于听说能力培养的缺失,孩子也会误读家长。所以,在教育当中只有孩子把话听明白了,又能够比较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很多教育才能够有效,很多教育才能够入心。这是我要特别解释的。

第二,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除了男孩子、女孩子有一些先发智力的差异,我们知道青春期是一个危险的动荡的容易有激烈表现的时期。其实在孩子的发展中,由于内因和外因的作用,有很多需要跨过的坎。比如说3岁,很多孩子语言从只会说1、2个字到会说一两段话,跟成人的沟通让他有了更多的自信,这时他会产发展上的问题。

中国有句话叫3岁看大7岁看老,这些话不是没有根据的,都反映出了教育的规律。到了7、8岁我们要看老的时候,这时是狗都嫌的时候,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怎么教育引导,其实是需要做很多的以孩子为本的探讨。其实不是每个其他都适合学术性的知识,可能他适合体育、交际,多元培养的思想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应该成为一个判断标准。14到16岁青春期,青春期的情况在现在的污染、食品问题中会向前或向后延伸,所以我们不要等到孩子14岁才想起注意青春期的问题,你的孩子可能提早可能延长,有的孩子到了18、19岁青春期还过不去。过去18岁成人了,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了,我们发现我们的孩子还不行,这不能怪孩子,因为我们的社会很多制度规范都不健全,不能够保证这些孩子能够比较规范的,有保障的,有安全感的状态下自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跟孩子怎么沟通,沟通最重要的是尊重。中国人老爱说"爱",爱这个概念或多或少会带来盲目性。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国外的一些专家更强调理解。就是说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不要去埋怨,而是要想这些思想和行为是怎么来的。考虑到他存在的合理性,推心置腹的、以诚相待的去沟通。

家长其实都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孩子成龙成凤,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何成龙成凤,其实目标好确定,关键是在发展过程中怎么样微调。其实孩子在成人之前,他们的很多问题过去我们看成是道德问题,看成是性格问题,其实都是可以微调的。我们更多的是在微调上出现了问题,而不是在目标上,在其他方面出现了问题。

最后我想说我们的家庭教育不能只迷信西方,因为我们是在中国这个土地上,背靠着中国的文化历史,所以中国很多优良的家教传统,家庭的文化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包括从一些小的方面做起,做一些家务事,孝顺父母,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作为参考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他的成长经历去计划。孩子的发展如果跟父母的发展一起,大家都能感受到,我觉得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孩子、这样的父母是幸福的。


分享到:
  2014-06-02  4909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