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宿舍,4个人中有3人休学。休学一年后,3人又都如期回到了学校继续学业,最终顺利毕业。今年,他们成为了找工作大军中的一员。
和经济学一样,计算机学是曾经极为热门的专业。由清华—人人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计算机专业仍然是最具薪酬竞争力的专业,热度只增不减。而这个休学的小群体行为就发生在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计算机班里。
其中的一位休学者吴启蒙被直接保送读研,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休学之前,他从来没有好好想过自己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内心的迷茫和逐渐对计算机技术丧失的兴趣让他在读研一年后,选择了休学。巧合的是,同宿舍的另两个同学也和自己有着同样的迷茫。
也正是由于普遍存在的盲目,大学成为了部分学生漫无目的、消磨时间的场所,而有过休学冲动或践行了休学想法的学生并不在少数。在公认的热门专业——计算机系里的三个青年就将这种冲动变成了行动。
停下来去尝试自己真正想做但一直没有机会做的事,在2011年夏天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决定。吴启蒙留在北京参加了用英语教授的经管类培训班,并在课程结束后担任了半年的英语老师。王力(化名)则回老家开了个饭店,当起了小老板。刘林(化名)去了东北,办了一所中小学教育的培训机构。做和计算机完全无关的事,让三人感到自由和快乐的同时,也逐渐想清楚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未来要走的路。
两年半硕士毕业的吴启蒙在去年冬天就拉开了求职的帷幕。除了向高几届的前辈请教制作简历的经验之外,他说他和同学之间还会进行模拟面试以改进各自的表现。而比积极的准备行动更重要的是休学后心中清晰的求职目标。
吴启蒙将自己求职的目标岗位确定为互联网产品经理或者管理培训生。“我没有海投简历,而是选了几家符合自己目标的公司。”他举例说,自己大约网投了十来份简历,参加了若干家互联网公司、快速消费品公司和银行的面试。然而,经历了第一阶段的面试后,他意识到,找份以本专业为基本以提升自己各方面业务能力的工作才能凸显自己的优势。因此,他将互联网产品经理定为了主要搜寻和发力的目标职位。
很快,他获得了在北京一家较大规模互联网公司的实习机会,开始做移动产品的项目。在实习几个月后,工作的内容和公司的氛围让他愈加坚定自己要留下的决心。经过三轮的面试和一个春节的思考后,他成功留在了这家公司,获得了在他看来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如意工作。
和吴启蒙一样,刘林和王力找工作的道路也不算艰辛,他们一个去了联想公司做技术管理培训生,一个则去了一家国企软件公司做测试员。和以往的迷茫不同,如今他们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为未来的理想搭建基石。刘林希望能在计算机领域积累管理的经验,而王林则希望能先拿到北京户口稳定下来,再从软件测试员转战IT市场。
休学的经历就好像是这些迈入硕士阶段却仍旧迷茫的青年们迟到的“间隔年”,人生的轨迹因为暂时的停歇而愈加明晰。吴启蒙说,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创业的激情,也能最终实现创业的梦。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