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资讯
创意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库
校园专题
课外延伸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校园文化 > 校园资讯 > 正文

杨小玲:无声世界的“鼓舞”人生

“每个生命都有梦想,我帮他们圆梦,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点亮更多孩子的梦。” ——杨小玲

4月20日,学生王丽娟的婚礼上,杨小玲舞蹈般的手语翻译,把浓浓的幸福,传递给现场每位宾客。

杨小玲的学生们,听不到声音、不会说话,参加他(她)们的婚礼,是她最幸福的时刻。

杨小玲在指导学生舞蹈训练

手语是这位武汉市第一聋校特教的独特教学“鼓舞”。在杨小玲23年的“鼓舞”人生中,她与王丽娟等一茬茬学生结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将他们带进艺术的殿堂、人生的新征程。

一眼结缘,特教讲台青春无悔

杨小玲说,跨进无声世界,开始“鼓舞”人生,纯属好奇。

那是1990年,她18岁;武汉幼师毕业,人生面临选择。

毕业前夕,第一聋校校长到幼师挑选舞蹈教师。聋哑人也能跳舞?!好奇心驱使她和几个同学跑到聋校看个究竟。

在操场上,她们遇上一个班的学生举行班会活动——几个孩子正跳着一段傣族舞。

舞姿有些僵硬,但孩子们每个动作一丝不苟。

舞跳完,一个孩子盯住她们几个不速之客,从她的眼光中,杨小玲读出了执着、坚毅、渴望……

“也就是那一瞬,我感到了心灵的震撼!”几十年后回忆,那一幕还历历在目。

在毕业分配志愿表上,杨小玲郑重填下“武汉市第一聋校”。为此,她放弃了保送上大学和留校的机会。

要真正进入无声世界,手语交流是第一道槛。

除了背“手语书”,杨小玲以学生为师。操场上、教室里、食堂里……随处可见她与孩子们“私聊”的镜头。3个月后,杨小玲就突破了这道槛。

最初几年,杨小玲协助文洁老师负责校舞蹈队的工作。可是,音乐再悠扬,孩子们也听不见;节拍再鲜明,他们也感受不到。所有的舞蹈术语,必须“翻译”成肢体语言,所有的节拍和口令,只能用手势传达。杨小玲站在孩子们中间,就像个“外星人”。

怎样让聋哑孩子感受到节奏?杨小玲苦苦思索。看到舞蹈室里的大鼓,她忽然眼前一亮。鼓声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孩子们脚心;孩子们终于第一次“听见”节奏,眼里放出惊喜的光。

学生们从此喜欢上这鼓声,喜欢上舞蹈课。为帮助学生理解舞蹈情绪,杨小玲把音乐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为实现动作整齐,她自创“呼吸传递法”,《千手观音》表演中,后面人张开双手的同时,往前面吹一口气,前面的学生感知后立刻张开双臂……

师生传承,助圆艺术人生梦

舞蹈室窗外,一双男孩明亮的眼睛。杨小玲走出教室,用微笑迎向他怯怯的眼光。

杨小玲牵着他的手,把他带进了舞蹈教室,最终带进了我国残疾人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国残疾人艺术团。

这个孩子叫王志刚,来自天门农村。那时他15岁,训练特别刻苦,每次排练,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从不叫苦。

训练一年多后,杨小玲为他选定独舞《好汉歌》,参加全省残疾学生文艺比赛。当时,杨小玲身怀六甲,不管多晚、多累,她都陪在训练场,打节奏、讲要领。这让王志刚赢得人生中第一个大奖——全省一等奖。

2001年,王志刚冲击全国比赛,产假还没休完的杨小玲,回到舞蹈室。经过近一年排练打磨,舞蹈《秦俑魂》在全国残疾人艺术比赛上大获成功。

这次比赛,改变了王志刚的命运——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抛出“橄榄枝”,他成为一名专业舞蹈演员。8年里,他随团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登上央视春晚《千手观音》、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残奥会开闭幕式舞台。

学生宋丹与杨小玲结缘,是因为邰丽华的《艺术人生》。

2005年,央视《艺术人生》为邰丽华做节目,与邰丽华亦师亦友的杨小玲,作为“神秘嘉宾”参与节目。宋丹因为仰慕邰丽华,报名作为现场观众也参与节目。节目录制完,宋丹拦住了邰丽华,要求跟她学跳舞。邰丽华将宋丹引见给杨小玲。

从此,宋丹从安徽只身来到武汉,跟着杨小玲学跳舞。杨小玲既当老师,又当母亲,几年时间,就将宋丹带进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如今的宋丹,在亲友的支助下,即将赴美留学,立志做一个残疾人主持人,为更多残疾人服务。

“每个生命都有梦想,传承行动助圆更多孩子的梦。”杨小玲说。

23年间,杨小玲的“鼓舞”,让8名学生登上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璀璨耀眼的舞台。震撼亿万观众心灵的舞蹈《千手观音》的21位“观音”中,除了领舞邰丽华,还有王志刚等两人是杨小玲的学生。

2008年残奥会在北京举行,她被开幕式组委会选中,带领湖北34名演员参加大型手语舞蹈《星星你好》演出。2010年全国中小学生文艺展演,她参与编排的大型舞蹈《楚风乐韵》一举夺得舞蹈类一等奖。

2006年,杨小玲被借调到中残联艺术团工作。她带的B队一年演出70多场,去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好评如潮。

中残联艺术团想留下她,但一年后,杨小玲踏上回汉的路程。“艺术团的学生离开我,一样有精彩的人生;跟他们比,聋校的孩子更需要我。”

“鼓舞”自信,聋哑学子融入社会

将孩子们送进艺术殿堂,无疑让杨小玲充满成就感。但在她看来,更让她感到骄傲的,是将更多的聋哑孩子送进大学深造,或融入社会正常就业。

学生李青平,从小跟奶奶长大,少有父爱母爱,性格好强而又自卑。一次训练,李青平不认真的态度让杨小玲非常生气,严厉批评了她。她扭头就冲出了排练厅。“我的方式有问题?”冷静下来后,杨小玲多方了解情况。原来,李青平每月生活费只有200元,还是靠弟弟打工挣来的,早餐经常只吃一个馒头。大强度的舞蹈训练,她体力肯定跟不上。

杨小玲主动找到李青平,真诚向她道歉。以后的日子里,杨小玲经常从家里带好吃的给她补充营养。训练结束,杨小玲总会摸摸她的头,给她一个微笑,一份赞许……渐渐的,李青平在舞蹈中找到了快乐,也收获了自信。高三毕业,她考入天津理工大学特教专业,毕业后在广州一家职业技术学校任教。

她给杨小玲来信说:“是您给我插上寻梦的翅膀,是您让我找到追梦的自信。”

学生余杰,母亲去世早,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因家庭教育缺失,余杰自由散漫、上网成瘾。为了帮助他,杨小玲主动担任他的“代理家长”。渐渐地,他抱怨少了,变懂事了。如今,在一家知名餐饮企业工作。

23年,从青春到不惑,杨小玲为420名聋哑学生当过代理家长,辅导580名聋哑考生步入大学校园,而更多的孩子,在她的培养下,走入社会实现就业。

分享到:
来源:湖北日报  2015-03-10  6165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